城市降温,服务升温,高温下的武汉城市运行从容不乱
夏日炎炎,武汉连发高温预警。城市如同一部构造复杂的机器,如何在高温“烤”验下,保持正常运转?武汉用实际行动作答。
连日来,全市各部门、部位正在积极行动,保障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服务生产生活平稳顺畅,以高效“凉”策全力应对高温带来的挑战,让城市在高温中实现 “降温”,让服务在细节里不断 “升温”,城市运行从容不乱。
项目建设“加速跑”,工业生产“机不停”
7月15日上午,武汉江汉区楚宝片建设工地上,机械轰鸣,工人穿梭如织。
作为全市重点城市更新项目,誉城集团九方公司正全力推进5栋住宅建设。此刻,5栋共计103层楼体已突破12层结构,钢筋、模板、混凝土、水电安装等工序齐头并进。
项目生产经理孙宏军介绍,项目部已严格执行高温限时作业规定,每日10时至15时高温时段暂停露天施工。与此同时,食用冰块、酸梅膏、桶装水等防暑降温物资已送达一线,20台工地风扇持续送出习习凉风。
多措并举防暑降温,开足马力紧盯生产,武汉处处呈现出项目建设“加速跑”、工业生产“机不停”的景象。
7月16日,在武汉经开区的武汉海尔空调生产车间内,四条总装柔性生产线全速运转,机械臂精准挥舞,传送带高速流转,平均每8秒就有一台空调下线。18000台——这是工厂每天递交的“清凉答卷”。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空调订单量同比上涨了33%。”工厂负责人王雷指着实时数据屏介绍,该厂已经全员进入“战时状态”。为保障生产效率和员工健康,工厂不仅将中央空调直吹每个工位,还每日供应冰镇西瓜、酸梅汤等消暑物资,同时通过智能化排产系统将生产计划精确到小时。
从市发展和改革委获悉,为服务企业加快项目建设,相关人员近期陆续走访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从招商、建设到投产运营的全要素保障,同时,全力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确保项目安全顺利推进,工业企业有序生产。
工作台上汗水浸湿工作服,只为水电气供应不断线
城市的高温,不只是气象问题,而是关乎群众健康、安全生产、民生保障的重大课题,用水、用电、用气的稳定供应直接关乎城市运转顺畅。
余家头水厂机泵车间内,轰鸣的设备与灼人热浪交织。水厂运行工手持巡检仪穿梭在庞大的机组之间,紧盯着跳动的仪表盘,汗珠顺着额头滚落下来。“夏季供水高峰期,机泵的每一次稳定运转,都关乎千家万户用水体验,不容一丝疏忽!”
“晴热天气下,我们集团的日均供水量攀升到360万吨,各水厂生产运行正常,供水热线每天受理的工单均及时处理。”供水生产调度大屏前,武水集团相关负责人说道。
烈日下,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作业人员开展带电作业。
7月10日凌晨,国网武汉市江夏区供电公司带电作业,消除了10千伏神兴线3处跳线烧损隐患,避免了故障发生。
“之所以选在凌晨作业,是为了不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大桥供电服务站主任陈浩介绍。
当日凌晨4时许,绝缘斗臂车缓缓升起,高空作业人员身着密实的绝缘防护服,汗水很快浸透了他们贴身的工作服。经3个多小时的作业,3处隐患全部消除,线路恢复稳定运行。整个过程,供区内居民用电丝毫未受影响。
15日上午8时,武汉市燃气集团黄浦管理站王飞带上工具,步入骄阳中,开始60公里的管线巡查。
武汉市燃气集团黄浦管理站王飞在建设工地检查供气管道隐患。
当他来到竹叶山地铁10号线施工现场时,地表温度已升至50℃。发现一处警示带破损,他及时更换后,转头对现场负责人叮嘱:“机械动土前,必须人工探明管位。”
“夏季施工黄金期,安全这根弦松不得。” 18年来,王飞已习惯在高温天日行万步,奔走在工地上,不放过任何供气隐患。
高温持续,武汉市燃气集团公司进一步加强夏季施工高峰期的管网巡查力度,增派巡查人员、加密巡查频次,确保城市燃气供应安全稳定。
道路洒水、林荫养护、车厢预冷,这些地方温度降下来了
烈日炙烤,热浪阵阵袭来,给城市物理降温,最能提升市民体感舒适度。
洪山区环卫人员凌晨洒扫城市路面。
7月16日上午,洪山区珞狮路上水雾缭绕,洒水车用高压水枪喷洒路面,其后的雾炮车喷出细密水雾,在空气中形成“降温层”。“这样,既能快速降低地表温度,又可以压降灰尘。”环卫工人介绍。
目前洪山区城管部门已调配51辆洒水车投入降温作业,每日洒水频次增至3~4轮。
盛夏时节,城市街头那一抹浓绿,不仅挡住了烈日炙烤,也令人们视线舒爽。
7月15日上午9时,在青山区建设一路,沿线高大法桐与水杉组成的双侧四排行道树洒下一路浓荫。长江日报记者一走进这条“武汉最美林荫路”,顿觉全身清凉。
园林工人给建设一路绿化带浇水抗旱。
当天,园林工人龚博乘升降车升至18米高处,将几根大枯枝锯断,他同事杨中强逐株察看法桐树干,发现有害虫痕迹,就用工具将躲在里面的幼虫“揪”出。还有数位园林工人正手持水管,给花草树木浇水抗旱。
经过多年养护,这一路段234株行道树生长良好,林荫覆盖率高达95%以上。有人曾实测,盛夏时节,这条林荫路内外气温相差6℃。
高温天气下,我市园林部门指导各区投入抗旱保绿,加强护林保苗、重点浇灌,让城市浓荫蔽日,市民尽享清凉。
地铁7号线检修人员更换列车客室空调滤网。
7月15日上午10时许,地铁7号线G78列车结束早高峰运营,返回野芷湖车辆段,列检工班工班长张文和同事王杨迅速登车,调出驾驶室控制终端。
“我们建立了空调系统‘双保险’。”张文指着显示屏跳动的数字向记者介绍,他们通过终端监控实时监测、检查空调运行日志,确保空调系统运行正常。
10分钟后,张文和王杨转入客室检修,更换回风滤网,持续作业1小时,二人工作服被汗水浸透。
“天气越热,我们越要打足精神,让车厢内凉爽不断。”张文擦擦汗说道。
7月15日上午8时,汉口火车站公交枢纽站,411路驾驶员李军提前20分钟到岗,他快步登车启动车辆,将空调调至24℃。“提前给车厢降温,大家能凉快些。”
随后,他拉好车厢窗帘,驾驶座旁的温度计显示,车厢温度已降至26℃。“好凉快啊!” 一位乘客上车后直呼舒爽。
公交驾驶员拉好车厢窗帘遮挡烈日。
武汉公交七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温期间,公交车均执行“提前预冷”制度,确保市民清凉出行。
为市民提供纳凉好去处,浓浓关爱把清爽送到人们身旁
城市温度在于细节,浓浓的关爱、周到的服务,带给这座城市的人们丝丝凉意与甜蜜。
“快去那边的驿站,有空调,还有免费的绿豆汤。”7月15日上午10时,环卫女工小刘呼叫同事来到武湖街道青龙社区长江新区户外工作者爱心驿站。
武湖街道青龙社区长江新区户外工作者爱心驿站内,志愿者将西瓜送到户外工作者手上。
这里约40平方米,空调吹出习习凉风。社区志愿者们引导户外工作者落座休息,还送上冰爽冷饮。
青龙社区党总支书记孙德欣介绍,这里准备了酸梅膏、西瓜等防暑降温物资,为快递小哥、环卫工、建筑工等提供休闲纳凉的好地方。每到中午,周边不少户外工作者来此纳凉。
“瞧!我的‘战利品’!”7月15日下午,碧桂园龙阳1号小区的休闲广场水池里,7岁的王佳宜兴奋地展示自己抓到的小鱼。在这个小区,居民参与物业组织的夏日嘉年华活动,其中,泳池摸鱼比赛很受欢迎,只见孩子们沉浸在水中,欢笑声、水花声此起彼伏。
当晚7时,小区中央广场上,露天电影开映,物业工作人员还为观影的孩子送上冰镇西瓜。
碧桂园龙阳1号小区,小朋友边看露天电影,边吃西瓜。
泳池摸鱼、吃瓜观影,这样的夏日嘉年华活动,由碧桂园服务在湖北多个小区同步开展,让居民的夏夜不再酷热难熬。
高温“烤”验,既是回应民生的必答题,也是检验城市治理的“试金石”。从职能部门行动到社会力量参与,从硬件设施保障到人文关怀传递,每一个环节的精准发力,让武汉在极端天气下,始终保持有序运转的底气与温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