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滚烫钢板上,她攀爬穿梭给船舶做“体检”
7月31日,武汉市青山区西马物流园临江码头,烈日将钢铁船体炙烤得滚烫,钢板温度超50℃。黄燕玲身着厚重的劳保服,手拿卷尺,弯腰钻进仅容一人的舱口,进行船体检查工作。
黄燕玲,是武汉市交通运输局港航事业发展中心船检科的一名工程师,负责船体安全检验。自2010年从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毕业以来,黄燕玲已在岗位上坚守了15年。近日,黄燕玲获得“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登爬陡窄的楼梯,钻入狭小的舱孔,走起来晃晃悠悠,着实让记者心惊胆战。黄燕玲却神色自若,稳步向前,只是脸庞在高温下浮现出一抹红色。
启动锚机、风机等设备查看其是否正常运行;清点消防枪、黄沙箱的数量是否达到标准;测量载重线、栏板高度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从驾驶舱到机舱再到货舱,一艘船有大小十多个舱室,黄燕玲对照证书逐项检验。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手中的记录笔却从未停歇。
“船舶检验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每一步都需要认真仔细。”黄燕玲说,在每个重要节点,验船师都要亲临现场,实地检测构件数据是否与前期审核图纸相符。
验船工作琐碎,时常伴随危险。因高温晕倒在舱内、不慎落水、摔跤骨折等情况在验船师身上都曾发生过。但对黄燕玲来说,工作早已轻车熟路。“第一年有师傅带,他的要求我还记得很清楚,就是六个字:手抓牢脚踩实。”
建造检查、临时检查、中间检查、换证检查……黄燕玲每年平均要进行一百多次的检查工作。因河船较多,要赶在长江涨水期下水,7月至8月高温时节正是旺季。此外,虽然注册在武汉,但若船只航行至其他省市,验船师还要追到当地去检验,为的是节省时间,提高船只的营运效率。“福建、浙江我都去过。”黄燕玲说。
在船舶检查中,实地验船只是一部分。从船东有造船需求开始,验船师就要持续跟进,审图是首要环节。船东申报的设计图要由专业验船师做出受理,从布置、结构、稳性、强度等方面做出评估。面对铺开有八张A4纸大小的图纸,对照厚厚的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黄燕玲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技能的磨炼和品性的沉淀并非一朝一夕。2018年,黄燕玲通过全国注册验船师A级考试;2019年,在首届中国船舶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中获得国内运输海船组一等奖;2023年,获得全国“最美验船师”荣誉称号。她还多次参与法规的修订与初稿的编写,为注册验船师考试出题。
身为队伍里的少数女性验船师,黄燕玲敢想敢拼,充分发挥巾帼之力。“异常环境下的船舱或许可以用机器人来检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黄燕玲希望能够与高校或专业机构合作,在科研上进行尝试,为船舶检验工作带来创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