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者专区 > 交通要闻

护航黄金周|武汉交通多措并举织密网 护航长假出行路

发布时间:2025-09-26 17:28 来源:武汉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国庆、中秋长假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8天,全国高速公路实行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届时,长途和中短途旅游的自驾车出行和客运流量将迎来大幅增长。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湖北广播电视台楚天交通广播联合推出《“畅达九州”枢纽建设系列宣传》访谈栏目,特别邀请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综合协调处副处长余武兵介绍长假期间的交通运输保障工作,为大家的安全便捷出行提供实用的参考。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综合协调处副处长余武兵)

2025年国庆节、中秋节双节叠加,假期较长,气温适宜,人民群众旅游出行需求将充分释放,出行范围广、高峰时间长、日均客流量大。武汉持续位列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假期正逢武汉网球公开赛、长江文化艺术季、国际女子足球冠军杯比赛等大型文体活动与“烟火武汉 缤纷璀璨—2025武汉金秋品质旅游季”系列活动举行,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武汉周边及省外来汉旅客热度明显。

一是客流总量持续同比增长。假日期间,旅游、探亲、学生、商务、观赛等客流互相叠加,城际交通客流、市内公共交通、高速公路流量持续高位运行;我市客流总量将同比有所增长,武汉市城际铁路、公路、航空预计发送和抵达旅客约785.12万人次。

二是客流态势“四增三降”。“四增”即铁路、民航、轨道交通客流与高速公路流量攀升;“三降”即道路客运、常规公交、巡游出租车客流出现下降。其中,铁路预计增幅较大,武汉站和汉口站单日高峰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三是客流高峰趋势明显。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客流将呈现节前、节后高峰、中间稍缓的趋势。9月30日—10月1日、10月6日(中秋节)为集中出行高峰,10月7日—10月8日为集中返程高峰,其中,客流最高峰预测将出现在10月1日。

四是公路保通保畅承压。国庆中秋八天假期执行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私家车自驾出行比例持续增长,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城、返程高峰保通保畅压力较大;新能源车辆比例不断攀升,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增大。


运力安排

1.铁路客运。铁路部门统筹运力安排,四大火车站预计发送旅客约353.79万人次、抵达旅客约340.39万人次,将精准有序做好运力梯次投放组织,采取增开临客列车、夜间高铁等措施增加运力,提升大客流集疏运效率,优化旅客进出站流线,加强站内便捷换乘,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假日出行需求。

2.民航客运。天河机场计划起降航班5448架次、保障旅客78.45万人次,日均681架次、日均客流9.80万人次。

3.道路客运。武汉市将投入道路客运车辆3070辆,总座位数104408座,预计发送道路客运量12.49万人次,日均同比略有下降。同时,组织客运企业储备145台运力,以应对处置各种突发情况。

4.高速公路。市域内25条高速公路执行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上足人员和设施,提升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效率;全市高速公路车流量预计达1037.59万辆,日均129.69万辆。

5.常规公交。公交线路577条,计划出车7304台,其中,四大火车站安排夜间应急车辆35台;加强四大火车站公交应急疏散衔接和夜行公交运营,随时做好公交应急增补运力备勤;根据东湖风景区等热门景区的客流需求,适时增补线路运力,并开通定制旅游公交。

6.轨道交通。国庆中秋节期间,增加轨道交通客流高峰时段运力,计划投入线网高峰最大上线列车数量达403列;预计国庆前一天(9月30日)将成为客流最高日,将达547.77万乘次;10月1日线网提前半小时开班,方便乘客出行;4号线武汉火车站等交通枢纽衔接线路于运营时间结束后,视情况增开临客,确保乘客顺畅返程。

7.出租车。加强出租车网约车运力引导,协调出租车、网约车企业做好“四站一场”保供疏运工作,加大热门景区运力投放,督促做好规范服务,文明礼貌,提升行业服务质量。

8.轮渡航线。组织武中线、大禹专航、江滩观光线3条轮渡航线运营工作,做好“网红航线”武中线大客流应对工作。

9.交通执法。加强市区协同、部门联动,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在“四站一场”、热门景区和重点商圈等区域加强客运市场执法巡查。对出租车拒载、议价、故意绕道、甩客等违规行为、“黑车”依法查处,引导提供优质文明客运服务;加强旅游包车、渡船、旅游客船的运营监管;依法快处行业投诉,维护旅客合法权益和客运市场秩序。


综合保障

“四站一场”站区综管部门负责统筹组织站区铁路、地铁、公交、出租、城管、公安交管等单位力量,强化站区综合服务管理,做好大客流应对准备,针对红眼高铁(航班)加强交通运力保障,保障夜间旅客及时疏运。

各交通运输企业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开展营运场所、线路、交通工具安全检查,确保安全有序运营。维护现场候乘秩序和文明服务,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场站、码头、公路、车船服务设施安全有效。根据客流储备运力,加强应急及救援力量调度。

四大火车站、天河机场加强假期交通出行信息提示,落实便民利民举措,开辟特需旅客“绿色通道”,积极为有需要的旅客做好人工售检票、咨询指引等服务,保障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便捷出行。地铁运营公司完善大客流预案,优化重点站客流走向,引导乘客安全快速进出站。巡游车、网约车企业倡导文明服务,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