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者专区 > 交通要闻

出租车“微笑使者”|叶艳强:方向盘上的“军人本色”,藏着城市最暖的服务初心

发布时间:2025-09-30 17:29 来源:局客运处(服务质量监督处)


他是乘客下车时总忍不住道谢的“好师傅”,是队友遇到难题时最先想起的“好队长”。49岁的退伍军人叶艳强,把军营里的使命感装进了出租车里——手握方向盘十年,他创下百万公里零事故、100%好评率的成绩,用一次次热忱帮扶、一场场主动服务,把“平凡岗位的不凡担当”,织就了藏在服务细节里的可触温暖。

“军人本色”融服务:退伍不褪色,初心在车厢里发光

“军人本色就是为人民服务,退伍不褪色,我在哪儿,服务就带到哪儿!”每次说起这句话,叶艳强的眼神都格外坚定。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他扎根网约车行业十年,刻在日常里的行动准则。

曾有一次,他结束订单后发现后座遗落着近万元现金和一叠重要文件——没有丝毫犹豫,他当即调转车头,驱车20余公里找到失主,面对对方递来的现金答谢,只摆着手说“应该的”。每逢中考、高考季,他更是第一时间报名滴滴“党员雷锋车队”,从不缺席为学子们开辟“赶考绿色通道”。

这份刻在骨子里的温暖,在今年九月初的开学季再度传递。那天上午9点半,叶艳强在武昌火车站接上一名大学生,目的地是江夏的一所高校。安全送抵后,他刚往汉口方向开了没多久,就接到平台通知:学生的手机落在了车上。原来是学生手机调了静音,一直没发现手机在车上。

“别慌!我马上给你送回去!”叶艳强立刻在车里找到手机,马上就加了学生微信安抚。等送完汉口的乘客,他没多想,直接放空车辆往江夏折返。两个小时后,当他把手机递到学生手中时,已近中午12点。“叔,太谢谢您了!这里面的论文资料要是丢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学生捧着手机,声音里满是激动。

这样的热心,并非一时兴起。回溯到2024年那场冻雪天,叶艳强早已在武昌街头留下过温暖的印记。当时大雪漫天,路面结冰难行,交通几乎陷入停滞。他载着乘客路过武昌区八一路时,一名上年纪的女乘客裹紧外套,在风雪里朝他挥手:“师傅,我实在走不动了,能不能捎我到地铁站?”

叶艳强先转头跟车上乘客商量,征得同意后,他赶紧请对方上车。到了地铁站,女乘客要付车费,他却爽朗地摆着手:“不用不用,举手之劳!”

“我是滴滴武汉流动党员党支部的司机,给乘客行方便,本就是我的使命。”叶艳强的话没有华丽辞藻,却像他握方向盘的手一样,踏实又有力——这是他的职责,更是他十年如一日的初心。


“团队担当”暖同行:当队长,他把“帮扶”做成了日常

以行动践初心,这份底色在团队里同样耀眼。对叶艳强来说,服务不止面向乘客,朝夕相处的同事,也是他要守护的“家人”。

作为两个车队的队长,管理着八九十名队员的他,最记挂的就是新人。三年来,每天清晨,车队微信群里总会准时跳出他的消息:

早高峰路滑,大家注意减速!

遇到乘客疑问别着急,耐心解释就好!

严格遵守交通,文明安全行车!

曾有一次,一名队员因乘客下单时定位偏差,导致双方在不同地点空等——乘客不满直接投诉,队员也满肚子委屈,双方争执不下。看到队员愤愤不平,叶艳强分享自己的服务经验:“服务行业,沟通才是‘金钥匙’。乘客大多没有恶意,有时候只是等得急了、情绪上来了,言语冲了点。要是咱们也跟着急,硬碰硬,事情只会越闹越僵。咱们就事论事,好好跟乘客解释,态度诚恳点、用语文明点,对方总能理解。”

在他的带动下,团队的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接单量也稳居平台前列。除了工作上的指导,叶艳强还常组织队员爬山、聚餐等团建活动。“大家聚在一起吐吐槽、聊聊天,既能互相安慰着放松下来,还能聊聊各自遇到的服务难题,把好经验互相传一传,用到之后的营运里。”他笑着说。

久而久之,团队里主动热情服务的队员越来越多,这支由他带领的队伍,也渐渐成了滴滴武汉公司里公认的“服务标杆”。


“公益初心”不退役:从送考到急救,他总在“需要的地方”

“党员司机就得有党员的担当,关键时刻必须顶上!”这不仅是叶艳强给自己立下的规矩,更是他多年来刻在行动里的准则。

从中考高考季加入滴滴“党员雷锋车队”护航学子赶考,到春节凌晨主动奔赴车站、接送滞留的高铁乘客,每一次群众有需要,叶艳强的身影总出现在最前面。2025 年,他又主动“升级”公益行动力——加入“滴滴公益救援队”,专门学习应急救援技能,只为能帮到更多人。

今年夏天,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叶艳强参加了专项集训,顺利拿到了急救证书。“以前看到有人晕倒,只能干着急,现在能学包扎、心电复苏,甚至水域救援,心里踏实多了。”他说,“我们网约车司机天天在路上转,遇到有人晕倒、磕碰受伤、老人突发急病的情况不少,这时候能靠急救知识搭把手,说不定就能抢下救命时间。”

在他看来,每一次伸手,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困境;每多送一份温暖,就是把“为民服务”的初心,揉进了车轮驶过的每一段路里。

在武汉的街头巷尾,叶艳强的出租车总是穿梭不停。他握着方向盘的手,曾帮大学生找回重要的手机,曾扶着老人走过风雪路,曾教队员们如何做好服务,也曾在集训场上反复练习急救动作。

这位退伍军人,把军营里的“阵地”换成了出租车,把“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变成了一次次载客、一回回帮扶、一场场守护。他做的都是小事,却像一束束微光,把“平凡岗位的不凡担当”照得真切,也让“为民服务”的信念,在城市的每一条道路上,扎下了温暖的根,为武汉的文明画卷,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