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聚焦交通脉搏・定格九州通衢蓝图 交通运输成果摄影采风见证枢纽发展新篇
10月里,交通运输成果摄影采风团前往武汉金控粮食物流基地、阳逻港铁水联运二期、汉欧国际园区、巨龙互通和硚孝高速东山互通,用镜头记录武汉物流动脉的高效运转、铁水联运的蓬勃活力与高速互通的畅通图景。
东山互通。摄影/长江日报记者范芃
武汉金控粮食物流基地(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构建了”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成为华中地区“北粮南运”“外粮内调”“鄂粮外调”的核心通道。
在现场,摄影师们把镜头对准将粮食从码头货船直达粮仓的皮带廊道。“拍过很多场景,但金控的这条粮食运输通道让我震惊。原来我们粮食的运输和仓储这么先进和高效。”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签约摄影师翟琼说。在她的镜头下,数百米皮带廊道像银色巨龙架在空中,远处蓝白相间的储粮筒仓群隐约铺展,工业建筑的硬朗线条与植被的柔和绿意形成张力,勾勒出粮食物流枢纽“产业质感与生态肌理共生”的场景。
铁水联运二期的智慧码头。城市摄影队张斌摄
跟随摄影采访团走进阳逻港铁水联运二期,市交通运输局退休老干部朱群华形容自己“懵了”。
“哪里是记忆中的港口货运码头啊?昔日里卡车轰鸣如闷雷,龙门吊下全是忙碌的工人。”朱群华说,“可如今,江风依旧,眼前却是异常的宁静。”
汉欧国际园。摄影/长江日报记者范芃
的确,无论是阳逻港铁水联运二期还是汉欧国际园,为采风团呈现的是一幅幅智慧物流的图景:巨型桥吊精准抓箱,无人驾驶智能集卡在自动化轨道上穿梭有序,铁路线直抵堆场腹地;车厢上写有“中国铁路”字样的集装厢,满载货物,通过中欧班列运往全球。
摄影师们长枪短炮齐上,无人拍摄机一架架起飞,用镜头记录着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崛起和“黄金水道” 与 “钢铁丝路” 双向赋能的内陆开放新高地澎湃脉动。
专业摄影师张斌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艺术委员会秘书长。2021年,他拍摄的两张武汉樱花照片被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推特上选用,广受好评。在这次的摄影采风中,他感慨武汉高速建设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修路,更是兼顾道路周边的环境打造。在巨龙互通和硚孝高速东山互通采风时,面对高速收费站周边四季如春的植被和花卉,张斌笑称这些为镜头增添了不少“生态质感”,让交通枢纽成了串联城市与自然的“流动风景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