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城市客运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武汉市城市客运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2022-05-17 09:29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
解读单位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日期 2022-05-17
解读类型 部门解读 解读方式 文字解读
发布机构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

文字方式


一、 规划背景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武汉面临着国家中心城市、交通强国、武汉城市圈等多重政策叠加的发展机遇。为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未来五年全市城市客运发展,打造公交都市升级版、持续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加快新老业态融合发展,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武汉组织编制了城市客运“十四五”规划。

二、 规划目标

“十四五”期间,武汉将对标世界城市,高标准加强城市客运体系建设,以一体化、高质量、可持续、人民满意为准则加强城市交通运行体系建设,构建便捷高效、优质一体、智能智慧、绿色安全、健康持续的超大城市世界级城市客运体系。

三、 主要任务

“十四五”期间,武汉将聚焦建设绿色出行楷模,打造 “公交都市升级版综合客运服务升级版两个升级版,推进客运网络体系、客运市场体系、出行服务、智能交通体系和绿色安全体系的五高体系以及高效能的治理体系。未来围绕以下项重点开展工作:

一是打造高质量的客运网络体系,重塑发展新格局。十四五力争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总规模达700公里左右。鼓励在光谷、沌口、东湖高新区、临空港等重点功能区客流规模适应、轨道交通服务薄弱地区,沿主要客流走廊因地制宜布局中低运量公交系统。构建以立体综合车场+配建公交首末站为核心的公交场站建设模式,重点主城区重点推进罗家嘴B地块调度中心、东西湖公交停保场、后湖体育中心公交枢纽站、流芳公交停保场等73处公交枢纽场站建设。按照“城区减复、区间优化、空白拓展、服务提升”的总体思路持续拓展公交线网广度和深度。

二是打造高标准的客运市场体系,增强发展新动能。结合武汉“一主、四副”的空间发展格局及公共交通出行客流规律,探索按照不同空间区域划分常规公交线路经营范围的分区经营模式。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建立动态监测和调整机制,逐步实现市场调节。推进武汉毗邻地区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模式。进一步完善新进入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结合服务质量考核情况,引导企业分区域集中投放,明确管理职责,加强精细化运营。

三是打造高品质的出行服务体系,适应市场新需求。从设施、网络和运营层面促进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和慢行交通三网的衔接融合,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出行便捷性。通过提高轨道网络运营效率和基于乘客需求研究个性化服务措施来提升轨道精细化服务能力。通过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逐步成网,中心城区力争形成成环成网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增加和优化常规公交运力供给,大力发展特色化的辅助公交,形成多元化的公交体系。推进道路客运错位互补创新发展,逐步减少800公里以上长途客运班线数量,增加智能化、定制化客运服务供给。构建配建功能区+驿站+招呼站的客运服务模式。

四是打造高水准的智能交通体系,开辟转型新路径。继续完善武汉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TOCC),深化创新技术在公交的应用。探索MaaS系统在多个场景的试点应用,以现有市场自发形成的聚合平台为基础,研究引导或建立符合武汉市客运出行特征的一体化出行平台。

五是打造高水平的绿色安全体系,开创发展新局面。持续优化调整行业车辆结构,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出租车等领域应用,全市新增及更新公交车(应急车辆除外)、出租汽车(含网约车),100%使用新能源汽车。研究制定绿色出行碳交易措施,构建完善可靠、反应快速的交通安全保障体系。

六是探索高效能的公交治理体系,实现治理现代化。完善客运法规标准体系,建立内容完整、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武汉市城市客运标准体系;深化城市客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建立健全城市客运的协调机制,提升管理与服务效率;从“深化体制—创新机制—完善票制”改革入手,引导和规范企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提高服务水平、竞争能力;在规划、资金、土地、财税、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保证公共交通在投资安排、建设用地、财税扶持等方面的优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